我的作品沒有那麼歡樂,只求一種感覺和印象。拿起工作室裡小小塊的、或許是前人剪過的碎布,看、組合、擺放,就連平常不喜歡的化學纖維,置放在水彩紙上,也意外地有一種美。
在創作裡一次又一次的發現,其實都關乎「位置」:

置放在哪裡?

與誰在一起?


一旦決定了這兩個問題,就產生作品的精神和風格,也決定了「變成為什麼」。有時也許主體的位置沒有變,但當周圍的客體改變,其實一切也就改變了。創作時一次又一次嘗試各種可能,轉換一個又一個畫面,直到成為作者當下的那個「對了!」。
對生命而言,決定了位置,也就出現一種生命的情調,也決定人是否主觀感受到身心安頓的幸福。

創作需要直覺、勇氣和因緣,生命更是如此。在創作中可以有千千萬萬可能,生命中也可以有千千萬萬個位置。在創作中不斷改變作品,是不是也能讓我們永遠維持勇氣,去檢視和轉換自我生命的位置呢?